媒体融合发展观察│德化县融媒体中心:探索“德化特色”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来源:福建省广播电视局
时间:2021-02-19 16:11
德化县融媒体中心于2018年4月在全省县级率先挂牌成立,在媒体融合方面走出了一条具有“德化特色”的融合之路,先后获评“改革开放四十年全国百佳县级广播电视台”“全省广播电视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十佳报道组”等荣誉称号。
一、强化“三坚持”,明确“融”定位
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握宣传定位,在新闻舆论工作中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二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设立舆情监测岗位和人员,第一时间发现舆情热点和参考选题,有针对性地调整传播策略和内容,建立从发现到研判、跟踪、处置的舆情应对机制。如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情况、突发交通事故等,迅速在权威平台上发布相关情况和事实真相,回应群众关切。
三是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新媒体结合县委、县政府重要工作及民生热点,及时报道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脱贫攻坚、陶瓷文化、全域旅游等宣传报道。注册德化广影传媒等直播账号,在全省县级媒体率先开展主播“直播带货”活动,直播推介陶瓷、黑鸡、德化梨、黄花菜等农特产品。联合大型媒体推介石牛山公园,实现单条千万级流量。

二、实施“三步走”,迈向“融”形式
一是建机制。采取“1+3+N”融媒体发展模式,实行五统一,组建集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一体化的全媒体矩阵。2019年,出台“三定”方案,形成责权清晰的领导体系和采编播一体化机制。
二是重实效。建设“瓷都德化”手机客户端、“瓷都德化”新闻网等,入驻学习强国、央视频、今日头条、抖音等平台,着力拓宽传播平台载体。
三是强后劲。整合重组下属国有企业,实现事企分开,采编经营分开,专业从事影视制作、媒介策划、影视包装、媒体经营以及陶瓷、旅游文化推广等经营创收,增强融媒体发展后劲。率先开展“瓷都热淘”主播直播带货活动,已签购销战略协议5000多万元。
三、推动“三转变”,升级“融”模式

一是载体平台由传统的媒介向移动优先转变。量身定制融媒体指挥平台,再造“采编发”流程,实现“策采编发”全流程、记者指挥调度一步到位、县域媒体联合一键发声、全网监测一屏展现。
二是采编方式由传统向一体化转变。实行“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平台发布”的采编发布机制,提升采编效率和传播合力。已开展“文明瓷都 你我共建”“中国白·德漂艺族”等主题宣传30多次。
三是传播形态由“+互联网”向“互联网+”转变。推动新闻资讯转向系列化、现象化、话题化、可视化传播,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充分发挥媒体融合优势,打通疫情防控宣传引导“最后一公里”,有效推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推进“新闻+”服务,设置“服务”“便民”版块,添加了“车辆违章查询”“移车服务”等便民服务功能。
一、强化“三坚持”,明确“融”定位
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握宣传定位,在新闻舆论工作中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二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设立舆情监测岗位和人员,第一时间发现舆情热点和参考选题,有针对性地调整传播策略和内容,建立从发现到研判、跟踪、处置的舆情应对机制。如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情况、突发交通事故等,迅速在权威平台上发布相关情况和事实真相,回应群众关切。
三是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新媒体结合县委、县政府重要工作及民生热点,及时报道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脱贫攻坚、陶瓷文化、全域旅游等宣传报道。注册德化广影传媒等直播账号,在全省县级媒体率先开展主播“直播带货”活动,直播推介陶瓷、黑鸡、德化梨、黄花菜等农特产品。联合大型媒体推介石牛山公园,实现单条千万级流量。

二、实施“三步走”,迈向“融”形式
一是建机制。采取“1+3+N”融媒体发展模式,实行五统一,组建集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一体化的全媒体矩阵。2019年,出台“三定”方案,形成责权清晰的领导体系和采编播一体化机制。
二是重实效。建设“瓷都德化”手机客户端、“瓷都德化”新闻网等,入驻学习强国、央视频、今日头条、抖音等平台,着力拓宽传播平台载体。
三是强后劲。整合重组下属国有企业,实现事企分开,采编经营分开,专业从事影视制作、媒介策划、影视包装、媒体经营以及陶瓷、旅游文化推广等经营创收,增强融媒体发展后劲。率先开展“瓷都热淘”主播直播带货活动,已签购销战略协议5000多万元。
三、推动“三转变”,升级“融”模式

一是载体平台由传统的媒介向移动优先转变。量身定制融媒体指挥平台,再造“采编发”流程,实现“策采编发”全流程、记者指挥调度一步到位、县域媒体联合一键发声、全网监测一屏展现。
二是采编方式由传统向一体化转变。实行“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平台发布”的采编发布机制,提升采编效率和传播合力。已开展“文明瓷都 你我共建”“中国白·德漂艺族”等主题宣传30多次。
三是传播形态由“+互联网”向“互联网+”转变。推动新闻资讯转向系列化、现象化、话题化、可视化传播,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充分发挥媒体融合优势,打通疫情防控宣传引导“最后一公里”,有效推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推进“新闻+”服务,设置“服务”“便民”版块,添加了“车辆违章查询”“移车服务”等便民服务功能。
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握宣传定位,在新闻舆论工作中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二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设立舆情监测岗位和人员,第一时间发现舆情热点和参考选题,有针对性地调整传播策略和内容,建立从发现到研判、跟踪、处置的舆情应对机制。如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情况、突发交通事故等,迅速在权威平台上发布相关情况和事实真相,回应群众关切。
三是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新媒体结合县委、县政府重要工作及民生热点,及时报道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脱贫攻坚、陶瓷文化、全域旅游等宣传报道。注册德化广影传媒等直播账号,在全省县级媒体率先开展主播“直播带货”活动,直播推介陶瓷、黑鸡、德化梨、黄花菜等农特产品。联合大型媒体推介石牛山公园,实现单条千万级流量。

二、实施“三步走”,迈向“融”形式
一是建机制。采取“1+3+N”融媒体发展模式,实行五统一,组建集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一体化的全媒体矩阵。2019年,出台“三定”方案,形成责权清晰的领导体系和采编播一体化机制。
二是重实效。建设“瓷都德化”手机客户端、“瓷都德化”新闻网等,入驻学习强国、央视频、今日头条、抖音等平台,着力拓宽传播平台载体。
三是强后劲。整合重组下属国有企业,实现事企分开,采编经营分开,专业从事影视制作、媒介策划、影视包装、媒体经营以及陶瓷、旅游文化推广等经营创收,增强融媒体发展后劲。率先开展“瓷都热淘”主播直播带货活动,已签购销战略协议5000多万元。
三、推动“三转变”,升级“融”模式

一是载体平台由传统的媒介向移动优先转变。量身定制融媒体指挥平台,再造“采编发”流程,实现“策采编发”全流程、记者指挥调度一步到位、县域媒体联合一键发声、全网监测一屏展现。
二是采编方式由传统向一体化转变。实行“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平台发布”的采编发布机制,提升采编效率和传播合力。已开展“文明瓷都 你我共建”“中国白·德漂艺族”等主题宣传30多次。
三是传播形态由“+互联网”向“互联网+”转变。推动新闻资讯转向系列化、现象化、话题化、可视化传播,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充分发挥媒体融合优势,打通疫情防控宣传引导“最后一公里”,有效推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推进“新闻+”服务,设置“服务”“便民”版块,添加了“车辆违章查询”“移车服务”等便民服务功能。
三是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新媒体结合县委、县政府重要工作及民生热点,及时报道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脱贫攻坚、陶瓷文化、全域旅游等宣传报道。注册德化广影传媒等直播账号,在全省县级媒体率先开展主播“直播带货”活动,直播推介陶瓷、黑鸡、德化梨、黄花菜等农特产品。联合大型媒体推介石牛山公园,实现单条千万级流量。

二、实施“三步走”,迈向“融”形式
一是建机制。采取“1+3+N”融媒体发展模式,实行五统一,组建集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一体化的全媒体矩阵。2019年,出台“三定”方案,形成责权清晰的领导体系和采编播一体化机制。
二是重实效。建设“瓷都德化”手机客户端、“瓷都德化”新闻网等,入驻学习强国、央视频、今日头条、抖音等平台,着力拓宽传播平台载体。
三是强后劲。整合重组下属国有企业,实现事企分开,采编经营分开,专业从事影视制作、媒介策划、影视包装、媒体经营以及陶瓷、旅游文化推广等经营创收,增强融媒体发展后劲。率先开展“瓷都热淘”主播直播带货活动,已签购销战略协议5000多万元。
三、推动“三转变”,升级“融”模式

一是载体平台由传统的媒介向移动优先转变。量身定制融媒体指挥平台,再造“采编发”流程,实现“策采编发”全流程、记者指挥调度一步到位、县域媒体联合一键发声、全网监测一屏展现。
二是采编方式由传统向一体化转变。实行“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平台发布”的采编发布机制,提升采编效率和传播合力。已开展“文明瓷都 你我共建”“中国白·德漂艺族”等主题宣传30多次。
三是传播形态由“+互联网”向“互联网+”转变。推动新闻资讯转向系列化、现象化、话题化、可视化传播,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充分发挥媒体融合优势,打通疫情防控宣传引导“最后一公里”,有效推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推进“新闻+”服务,设置“服务”“便民”版块,添加了“车辆违章查询”“移车服务”等便民服务功能。

一是建机制。采取“1+3+N”融媒体发展模式,实行五统一,组建集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一体化的全媒体矩阵。2019年,出台“三定”方案,形成责权清晰的领导体系和采编播一体化机制。
二是重实效。建设“瓷都德化”手机客户端、“瓷都德化”新闻网等,入驻学习强国、央视频、今日头条、抖音等平台,着力拓宽传播平台载体。
三是强后劲。整合重组下属国有企业,实现事企分开,采编经营分开,专业从事影视制作、媒介策划、影视包装、媒体经营以及陶瓷、旅游文化推广等经营创收,增强融媒体发展后劲。率先开展“瓷都热淘”主播直播带货活动,已签购销战略协议5000多万元。
三、推动“三转变”,升级“融”模式

一是载体平台由传统的媒介向移动优先转变。量身定制融媒体指挥平台,再造“采编发”流程,实现“策采编发”全流程、记者指挥调度一步到位、县域媒体联合一键发声、全网监测一屏展现。
二是采编方式由传统向一体化转变。实行“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平台发布”的采编发布机制,提升采编效率和传播合力。已开展“文明瓷都 你我共建”“中国白·德漂艺族”等主题宣传30多次。
三是传播形态由“+互联网”向“互联网+”转变。推动新闻资讯转向系列化、现象化、话题化、可视化传播,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充分发挥媒体融合优势,打通疫情防控宣传引导“最后一公里”,有效推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推进“新闻+”服务,设置“服务”“便民”版块,添加了“车辆违章查询”“移车服务”等便民服务功能。
三是强后劲。整合重组下属国有企业,实现事企分开,采编经营分开,专业从事影视制作、媒介策划、影视包装、媒体经营以及陶瓷、旅游文化推广等经营创收,增强融媒体发展后劲。率先开展“瓷都热淘”主播直播带货活动,已签购销战略协议5000多万元。
三、推动“三转变”,升级“融”模式

一是载体平台由传统的媒介向移动优先转变。量身定制融媒体指挥平台,再造“采编发”流程,实现“策采编发”全流程、记者指挥调度一步到位、县域媒体联合一键发声、全网监测一屏展现。
二是采编方式由传统向一体化转变。实行“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平台发布”的采编发布机制,提升采编效率和传播合力。已开展“文明瓷都 你我共建”“中国白·德漂艺族”等主题宣传30多次。
三是传播形态由“+互联网”向“互联网+”转变。推动新闻资讯转向系列化、现象化、话题化、可视化传播,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充分发挥媒体融合优势,打通疫情防控宣传引导“最后一公里”,有效推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推进“新闻+”服务,设置“服务”“便民”版块,添加了“车辆违章查询”“移车服务”等便民服务功能。
一是载体平台由传统的媒介向移动优先转变。量身定制融媒体指挥平台,再造“采编发”流程,实现“策采编发”全流程、记者指挥调度一步到位、县域媒体联合一键发声、全网监测一屏展现。
二是采编方式由传统向一体化转变。实行“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平台发布”的采编发布机制,提升采编效率和传播合力。已开展“文明瓷都 你我共建”“中国白·德漂艺族”等主题宣传30多次。
三是传播形态由“+互联网”向“互联网+”转变。推动新闻资讯转向系列化、现象化、话题化、可视化传播,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充分发挥媒体融合优势,打通疫情防控宣传引导“最后一公里”,有效推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推进“新闻+”服务,设置“服务”“便民”版块,添加了“车辆违章查询”“移车服务”等便民服务功能。
三是传播形态由“+互联网”向“互联网+”转变。推动新闻资讯转向系列化、现象化、话题化、可视化传播,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充分发挥媒体融合优势,打通疫情防控宣传引导“最后一公里”,有效推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推进“新闻+”服务,设置“服务”“便民”版块,添加了“车辆违章查询”“移车服务”等便民服务功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