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年来,闽侯县融媒体中心始终聚焦高品质、多元化的用户需求,着力内容的深耕与资源的盘活,不断加快从相“加”迈向相“融”的步伐,有力促进媒体融合持续向纵深拓展。
创新经验及成效
全媒体赋能区域品牌
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融媒体中心负责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实施全县区域品牌宣传推广工作。由中心统筹县属媒体、县政务媒体、驻地高校媒体、省市媒体和网络自媒体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由中心下属文化传媒公司统筹各部门、乡镇、行业、协会等商务平台构建县域集散电商平台,集聚线上线下,同步实施媒体宣介和商务推广。具体实施主要以“八闽首邑”为主题元素,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突出汽车产业、工艺品、新兴产业等实体产业转型升级;深挖侯官文化、昙石山文化,推介文旅活动和景点路线,打造“闽侯:这么近,那么美”文旅品牌;聚焦“菜篮子”“果盘子”,推广金鱼、橄榄、茶油、蔬菜等农业产业链,提升城市品牌知名度和认知度,以主流党媒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推进闽侯县域各产业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打造“大学城宣传联盟”
发挥福州大学城驻地优势,探索全媒体传播的新路径、新方法,联合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院、福建理工大学等福州大学城多所驻地高校组成校地融媒共建宣传联盟。截至目前,成立实践基地5个,与6所高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开设“遇见大学城”“我在闽侯上大学”短视频栏目,吸引高校学子共同参与拍摄和制作,实现1+1>2的效果;邀请师生做客广播栏目“大学城之声”,并开展“广播进校园”活动,与高校广播站联合录制节目;与闽江学院联合推出侯官论坛分论坛《侯官是我家》MV;与福建江夏学院联合录制纪念严复诞辰170周年主题思政课,出品《侯官群英》系列短视频12期。
焕新传统媒体形式
注重发挥方言在县域的传播优势,打造本土特色福州方言电视栏目《讲有味》,通过“全媒体的定位”“全包容的话题”“全环节的互动”“全行业的团队”“全覆盖的关注”,使之成为福州地区方言类品牌节目,并运用好“土言土语”的群众性,将“硬”的主题宣传与“软”的乡土气息结合,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主题宣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相关经验作为典型案例在中宣部地级市宣传部长培训班作现场发言交流。改变广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传播方式,不断丰富广播的视觉呈现,让FM102.8重新焕发活力。对广播节目进行视频化直播升级,《童心放映室》《大学城之声》两档栏目在“遇见闽侯”视频号进行直播,实现与听众可视化直播互动。
下一步工作思路
内容传播影响更优质
优化内容生产和推广方式、建立各平台之间联系、扩展社交化传播和引爆点效应,不断扩大影响力和用户规模。通过组建工作室、多媒体联合采访、多岗位历练等方式,培养自己的“网红”团队,打造爆款产品,提高传播精准度。
校地共建合作更深入
进一步加强与大学城高校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交流合作,推动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迈进,进一步提升“大学城宣传联盟”影响力,推动高校师生“学”在闽侯、“留”在闽侯。与各高校深度开展人才培养合作,定期邀请知名学者、教授开展新闻业务培训,提升采编播人员综合素质。发挥高校智库资源在服务社会中的效用,有效推动闽侯媒体深度融合和传媒行业创新发展。
县域品牌宣推更纵深
按照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动态管理原则,进一步构建完善县域全媒体宣传矩阵,深入宣传推介闽侯产业发展强劲、文化旅游繁荣、乡村振兴有道等成就,全面展示闽侯发物,树立“八闽首邑”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形象。
供稿 | 省局网络视听与媒体融合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